
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即將建成投產
近日,隨著首車甲基環己烷緩緩駛入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廠區,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首批開工物料順利進廠。
首批原料順利進廠,是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的重要里程碑。據了解,目前項目建設總體進度超95%,進入工程收尾和裝置“三查四定”、預試車階段,計劃6月底全面建成,10月投料開工。項目的建成投產,將助力廣西打造萬億元級石化產業集群,在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,提升區域經濟實力與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
此次進廠的甲基環己烷共計2500噸,是200萬噸/年柴油吸附分離裝置的重要原料。該裝置采用基于“分子工程”理念開發的“減油增化”技術,可實現柴油餾分高純度分離。裝置以加氫精制柴油為原料,通過吸附、抽余液等四個集成度高、工藝復雜的單元,將產出的吸附非芳烴供給乙烯裂解裝置,吸附重芳烴用于增產石腦油、丙烯等高價值產品。
裝置投產后,將有力推動廣西石化從“燃料型”向“化工產品及有機材料型”轉變,極大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。目前該裝置已完成預試車工作,進入聯動試車階段。
為確保首批原料順利進廠,廣西石化公司對智能工廠供應鏈、物流、計量等系統進行了全面測試,對進出廠走行路線、開工物料進廠流程進行實際認證,為后續其他大宗物料進廠做好全面預演。
2022年6月24日,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公示。項目是在廣西石化現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/年的煉油基礎上新建120萬噸/年的乙烯及下游裝置,從而實現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。
煉油區塊依托現有30套主體生產裝置,新建200萬噸/年的柴油吸附脫芳裝置和 40萬噸/年碳二回收裝置(包含10萬噸/年催化干氣碳二回收單元和40萬噸/年碳二回收單元,建在化工區),停用2套主體生產裝置。項目完成后,煉油區塊總體加工流程保持不變,煉油部分產品方案與現狀保持一致,但汽柴油年產量減少,并為下游乙烯裝置提供大量優質原料。
化工區塊新建14套化工主體裝置,包括120萬噸/年乙烯裝置、55萬噸/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/苯乙烯抽提聯合裝置、18萬噸/年丁二烯抽提裝置、10/6萬噸/年MTBE/丁烯-1裝置、35萬噸/年芳烴抽提裝置、40萬噸/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(FDPE)、30萬噸/年高密度聚乙烯裝置(HDPE)、30萬噸/年管式乙烯-醋酸乙烯酯裝置(EVA)、10萬噸/年釜式乙烯-醋酸乙烯酯裝置(H-EVA)、40萬噸/年聚丙烯裝置(PP)、5萬噸/年己烯-1裝置、27/60萬噸/年環氧丙烷/苯乙烯裝置(PO/SM)、30萬噸/年聚苯乙烯裝置(PS) 和 12/8萬噸/年溶聚丁苯橡膠集成裝置(SSBR/SBS),主要加工來自煉油區塊不同類的裂解原料,生產高密度聚乙烯(HDPE)、線性低密度聚乙烯(LLDPE)、乙烯-醋酸乙烯酯(EVA)、聚丙烯(PP)、丁二烯、甲基叔丁基醚(MTBE)、丁烯-1、己烯-1、溶聚丁苯橡膠(SSBR)、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(SBS)、環氧丙烷(PO)、苯乙烯(SM)、聚苯乙烯(PS)等主要化工產品。同時全廠環保措施、儲運系統、公用工程將根據工藝流程分別進行新建、改擴建或利舊。